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典案例

央企为民企让路? 中赫26.3亿制造北京新地王

信息发布:第一地产网 信息来源:地产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2-07-11

关键字:第一地产网

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终于在北京土地市场上展开!

7月10日,北京。冷清已久的国土资源局土地拍卖大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备受关注、被推迟交易的“海淀区万柳地区居住用地”(以下简称“万柳地块”)终于迎来了“出阁”的日子。

在现场竞价及竞“回购房面积”中,经过370多轮的激烈角逐,中赫置地力挫群雄,砸下26.3亿元,以竞得最高16400平方米的回购房面积,最终夺得了万柳地块,并制造了北京单价新地王。

地王产生的背后,总是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万柳地王亦不例外。为什么要被限制最高总价?在央企虎视眈眈的觊觎中,为何最终花落中赫置地?

总价被限制单价超预期

在竞价现场,除了参战的华侨城、万科、融创中国、方兴地产、招商地产以及中赫置地等9家房企大鳄外,亦有不少房企代表和媒体前来观战。“这场面,好像回到了2009年!”一位“打酱油”的房企代表告诉地产中国网:“现在市场正在回暖,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我们也来看看,接下来会参与拿另外的地块。”

成交量不断放大,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反弹,楼市回暖迹象明显,在此情况下,房企纷纷出手拿地,掀起了自此轮调控以来首轮拿地热潮,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地王”开始频现。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再次强调,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

“地王”一直被看成楼市的风向标,亦被看做房价上涨的助推器。而万柳地块由于其绝佳的地段,未拍之前就被业界赋予“准地王”之称。

显然,万柳地块的推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高价地王的产生,北京国土资源局7月3日宣布延迟该地块出让,并在现场竞价环节,做了技术性调整。

首先是竞价环节。万柳地块起始价为18.66亿元,自6月19日挂牌竞价以来,已有10家房企参与,按照最小竞价阶梯1000万计算,已将该土地价格抬升至19.56亿元。

而今天的竞价环节中,以19.6亿元开始,最小竞价阶梯上升至2000万元。融创中国率先举牌,随后中赫置地出手,中建地产偶尔试探性的喊价,经过22轮的角逐后,将价格推高至24亿元。

此后,将竞价阶梯调整至1000万元,在中赫置地、融创中国、龙湖地产及懋源置业的角逐中,经过23轮的竞价,懋源置业最后将叫价26.3亿元。

“该地块的最高限价为26.3亿元。”拍卖师宣布,下一个环节为“竞回购房面积”。

回购房面积最低为100平方米,竞争最小阶梯为50平方米。在该环节,竞争最为激烈的为龙湖地产、中赫置地及融创中国。最终经过330多轮的角逐,中赫置地以志在必得之势,力压融创中国,最终将该地块揽入怀中。

尽管做了出让技术上的调整,但该地块扣除16400平方米的回购房,其商品房总建筑面积仅剩61339平方米,折合楼面价超过4万元/平方米,刷新了2010年由世博宏业以近30000元/平方米夺得的蓟门桥单价地王,成功晋升为北京新地王。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