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学者能否看透中国房价?
关键字:第一地产网
预测中国房价是一个敏感话题,更是一趟浑水。中国不少学者喜欢浑水摸鱼,所以过去10多年能看透中国房价走势的不多。那从全球视野来看,世界一流学者能否看透中国的房价呢?
“全世界都在等着看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笑话”几年前就听到西方经济学家说这样的话。
直到2014年上半年,国际投行高盛仍然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进入2年的调整期,但不可能崩盘,原因是需求依然很充裕,而且政策空间很大。对于少部分二线城市和一些三四线城市,高盛认为存在结构性失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过快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过高的库存水平和需求不足(人口增长缓慢)。
按照世界通行的房价收入比来判断房价,大家都认为中国房价有泡沫。这泡沫若有足够大的弹性,任何投射到上面的影子就会变形。看透房价真是需要超常的眼力。
好顽固,谢国忠郎咸平一直对中国高房价不满
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谢国忠前段时间还惊爆“中国房价至少要跌三年”,尽管谢国忠自2004年以来预测房价屡屡失败,然而谢国忠仍然一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坚定的看空者。
.jpg)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更加危言耸听。他说,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
尽管这二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但他们的坚持,至少保持了他们的独立人格,着实让人佩服几分!
判断中国经济走势,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看法不一
.jpg)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从一开始就坚定的看好中国。他坚信,中国经济转型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中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代后期超过美国,是大概率事件。
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就对中国表示巨大的担心。他担心,中国经济正在崩溃。 世界经济已经饱受欧洲金融危机之苦, 我们真的不需要一个新的危机发源地。
即使最优秀的学者,他们对中国经济和房价的判断也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让中国人惊奇的是,他们俩都不愿意触及中国的房价,因为房价不但是一个经济话题,也是社会和谐命题。
博弈中的中国房价
以往经济学家善用定量分析,用房价与国民收入比来判断房价走势。然而鉴于中国的独特国情,房价走势预估很难用完全市场经济的分析方法得出准确结论。如何正确预估中国房价走势?
研究房价走势,首先必须研究政治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发挥。
预测短期内(一到两年)房价走势运用市场行为学较为合适,
预测中期(三到五年)房价走势应从经济学入手,
预测长期(五年以上)房价走势应从社会学入手,
当然必须在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还应将社会学、经济学和行为学三者相结合,加以判断。
以深圳房地产市场为例,深圳湾片区房价曾在2007年前后出现过一次明显的波动,与经济学家们从宏观经济学视野出发得出的分析结果大相径庭,实际情况是,当时有一个香港炒房客收购了该片区的100多套房源,并利用“左手买入,右手卖出”抬高片区房价,最早按1.2万/平入手,第二年升至2万/平,通过集中控制房源抬高片区房价。之后,百仕达红树西岸以五万元每平方米率先冲高房价,该片区房价迅速上涨,如今破6万、7万/平已是太平常的了。
又如2010年时香蜜湖片区房价仅为3万、4万/平左右,当年一炒房客将该片区相当多的顶层复式纳入手中,之后该片区房价迅速攀升至6-7万/平方米,现已普遍达到8-10万/平方米。顶层复式房则奇货可居,价格离谱。
由此可见,短期内预测中国房价走势,仅依靠经济数据和GDP总量已无法准确推断,还需综合运用行为学的知识。
从中期房价的走势来看,市场经济学就要起到决定作用。平时对国民收入的统计与房价比是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要从广义货币的总量才能反应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实质。
根据吴晓波的观点,2003年中国广义货币(M2)是18.6万亿,到2012年时国家广义货币总量(M2)是94万亿,10年间广义货币总量增加了5倍,基本相当于北上广等主要城市在10年间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幅度,中国居民在过去的10年间买房、对不动产投资成为避险性投资的避风港,由于通货膨胀,使得买房变成了一种类货币形式的保值性投资。他相信,未来三年内,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政府调控政策的成熟,老百姓投资理念的理性回归,都将让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回归理性,房产投资的杠杆效应降低,让房产成为避险性的投资品。
根据这一结论,按2013年末中国广义货币余额110.65万亿元计算,2014年M2增量将在14万亿元上下(2014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20.1万亿元),增速有望预定在13%左右,这意味着短期内中国整体房价肯定无法下跌。
假如2015年M2增量继续发生,而且幅度更大的话,房价可能还会往上走。相反的话,则房价会下跌。
从长线来看,中国房价走势与社会学密切相关。
第一随着人口增幅下降和老龄化的加速,人口红利将迅速结束;
第二目前中国实际人均住房占有率大大高于现有统计量(大量农村自建房、城镇小产权房未被纳入官方统计)。因此,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未来中国房价走势需要重新被审视,前景不明朗。
第三现在都在提农村人口城市化,实际上,我们去内地很多小城市一看,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进城了,独生子女政策已经让我们没有人了,一个孩子在乡下过得好好的,干嘛要去城里买房过日子?
第四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都有喜欢置业的习惯,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很娇贵,结婚必须买房,否则,丈母娘坚决不答应。
第五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突出。钱多的人就喜欢买房置业。当有钱人把钱投入资本市场,老百姓的收入相对均衡时,房价与国民收入比才能较为准确的评估其是否合理。
第六中国政府一方面要调控房价,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的需要,保就业,就要保持经济7-8%的增长,货币发行量就不会少。经济学中的广义货币M2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未来我国M2稳步增长,即使人口减少,房价可能也将上涨;如M2缓慢上升甚至萎缩,房价将加速下跌。
第七未来要全国推行的房产税一直是悬在高房价上的一把利剑。
不过就深圳而言,无论大势如何,深圳房价大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未来10到20年内还将延续上行走势,只是上升幅度可能不如以往那么大。这主要归功于深圳人口的年轻化,大量80后、90后家庭将迎来新生儿,组建新家庭,这一现象从目前深圳学位极其紧张的情况便可窥得,尽管深圳市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学位短缺问题,每年仍有大量学龄儿童青少年找不到小学中学学位。
灵光闪现—要开放“思想市场”
“思想市场”与“商品市场”有显著的区别。在商品交换市场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向其他人出售商品。而在思想市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对其他一部分人产生影响,他们只占到总人口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却非常重要。中国缺乏这样的思想市场,不过未来会出现。我们能看到中国经济政策将会受益于观念讨论,并产生巨大的变化。
——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1910年12月29日-2013年9月2日)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
世界各国的房价收入比
.jpg)
- ·
- ·
- ·
- ·
- ·
- ·
- ·
- ·
- ·
- ·芜湖土储谋篇2023,主动对接浙系品
- ·淮北地产走进品牌浙商,精准推进多
- ·濉溪地产主动应对下行行情,精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