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关键字:
【自然环境】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六区和平阴、商河、济阳三县及章丘市。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
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吉祥动物是金牛。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六区和平阴、商河、济阳三县及章丘市。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
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市鸟是白鹭,吉祥动物是金牛。
【历史和文化】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22世纪,中国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作为城市,济南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来,济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公元前22世纪),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市政机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济南人民充分享有一个公民的一切权利。人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济南市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济南市人民政府是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和济南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各局局长组成,每届任期5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南市委员会是中共济南市委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济南市统一战线组织。它汇集了济南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界代表、在济的台湾、港澳人士和归国华侨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坚定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政协每届任期5年。
【人口情况 】
2010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04.1万人,增长1.34‰。年人口出生率11.13‰,上升1.7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8.35‰,上升1.5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78‰,上升0.17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2.35‰。
【综合实力】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9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18亿元,增长14.9%。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全部税收527.7亿元,增长21.2%;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3.5%,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平均136.8点,提高14.7个点。
【工业经济】 工业生产回升步伐加快。2010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52.4亿元,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3.0亿元,增长14.4%。
工业效益向好趋势增强。201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764.1亿元,增长21.3%;实现利税515.9亿元,增长12.0%;实现利润262.9亿元,增长12.4%。企业亏损面11.3%,提高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4亿元,增长48.9%。
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在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产品中,2010年全年产量增长的占60.1%,提高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传统产品增势趋缓。
支柱行业稳定增长。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1001.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4.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3%,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装备增长34.0%,机械装备制造增长17.2%,石油化工增长15.8%,食品药品增长13.1%。2010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741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49家,分别增加63家和11家。
园区承载能力增强。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5.8%,提高1.7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工业增加值288.8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0%,提高2.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16.8亿元,增长1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6%,提高1.8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1.1万亩,增长0.9%;粮食总产289.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连续8年丰收。蔬菜产量601.4万吨,增长1.7%;畜牧业稳定增长,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2%、0.4%、3.5%;猪、牛、羊存栏分别增长1.1%、1%、2.8%;出栏量分别增长3.7%、3.3%、5.3%。水产品产量4.3万吨,增长2.9%。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完成造林面积19.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0%,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50家,新增50家;其中年过亿元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58家,新增305家。有55%的农户纳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范畴。“三品一标”认证得到发展,全市认证无公害产品累计331个、绿色品牌75个、有机农产品11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农业机械化总动力509.7万千瓦,增长4.9%。全市各类畜牧业规模化小区(场)达到747处。
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90.7亿元,全面完成38个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任务,道路建设15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81万平方米。完成农村46所乡镇卫生院和2366个村卫生室的改造建设。自来水入村率超过95.0%,4597个村庄通了沥青(水泥)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6座,小型水库123座。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445处,户用沼气池18.4万户,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7.4万台。提升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61万平方米。改造建设市级配送中心2个,县级配送中心12个,乡镇级综合超市54个,提升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4个,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改造建设连锁化标准化农家店4832个,培训农家店店长6500人次。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平稳增长。2010年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18.1亿元,增长12.5%;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为44.6%。
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2010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88.3亿元,增长16.9%。201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01.9亿元,较年初增加1179.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35.0亿元,较年初增加834.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402.9亿元,增长11.8%;现金支出7282.2亿元,增长12.0%;货币净回笼120.7亿元,下降2.0%。银行卡消费大幅增长,本外币消费金额836.2亿元,增长75.4%。保险业快速增长。2010年末各类保险承保额16802亿元,增长36.8%;保险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22.3亿元,增长29.3%;保险业务支出43.8亿元,下降5.4%。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股票基金交易成交总量7865.7亿元,增长6.5%;国债交易量98.7亿元,增长57.8%。
房地产业较快增长。2010年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04.4亿元,增长14.8%。房屋施工面积2363.5万平方米,增长10.9%;其中住宅1868.4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新开工面积971.8万平方米,增长92.6%;竣工面积245.8万平方米,下降47.4%。商品房销售面积531.5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477.3万平方米,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额332.6亿元,增长54.0%,其中住宅291.1亿元,增长50.3%。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388.3万人次,增长19.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365.2万人次,增长19.2%;接待入境游客23.1万人次,增长23.5%。实现旅游总收入313.8亿元,增长22.4%。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06.3亿元,增长22.5%;旅游外汇收入1.14亿美元,增长21.9%。
物流业、软件业、会展业发展加快。2010年年末物流相关产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6.02万家,年营业收入2370.8亿元,增长24.1%。软件业服务业收入590亿元,增长35.6%。举办会展137场,增加7场;直接营业收入3.17亿元,增长26.8%。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增势良好。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5亿元,增长18.7%。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57.4亿元,增长18.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1526家,实现零售额717.3亿元,增长23.7%。其中: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3.2亿元,增长18.7%。“家电下乡”销售33万台(件),增长63.2%;销售额7.5亿元,增长95.9%。
对外经济明显回升。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值74.10亿美元,增长31%。其中:进口33.55亿美元,增长28.6%;出口40.55亿美元,增长33.1%。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5.27亿美元,增长3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4亿美元,增长1.1倍。新签外商投资项目87个,实现合同外资额12.09亿美元,增长10.5%;实际到账外资10.40亿美元,增长6.1%。共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4.53亿美元,增长2.7%;完成营业额15.07亿美元。新设境外企业30家。对外直接投资1.57亿美元,增长37.2%。
【基础设施】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7.4亿元,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68.1亿元,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677.3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投资1242.0亿元,增长19.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3.4:34.1:62.5。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471.1亿元,增长9.3%。其中能源投资84.8亿元,增长56.2%;交通运输投资129.6亿元,增长23.3%;小清河综合治理二期完成投资13.3亿元,高铁西客站完成投资18.5亿元。工业投资增幅提高。工业投资667.3亿元,增长23.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1.9亿元,增长24.5%。在建工业投资项目1645个,增加199个。千万元及以上项目1011个,完成投资565.3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3.5%。
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4.5亿元,增长45.7%,其中住宅投资364.6亿元,增长42.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6.8亿元,增长14.4%;办公楼投资20.0亿元,增长44.9%。
【交通通讯】
交通运输业继续增长。2010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611.4公里(含村级公路),增长2.3%,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11190.8公里,增长3.4%。境内高速公路346.7公里,与上年持平。2010年年末民用机动车拥有量123.5万辆,增长9.7%,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80.7万辆,增长22.5%。公交线路长度4012 公里,线路209条;公交营运车辆4239辆,全年旅客运输量8.64亿人次,增长5.7%。
邮政通信业增势平稳。2010年年末邮电通信业营业收入63.8亿元,增长14.7%。邮政局所211处;固定电话用户数213.3万户,下降10%;移动电话用户数857.6万户,增长47.3%;宽带网用户数117.3万户,增长10.8%。
【科技教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4.74万人,增长1.5%。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50.65万人,增长2.6%;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1.57万人,增长5.3%;普通中学在校生30.18万人,增长3.4%;小学在校生38.4万人,下降1.7%;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857人。年末专任教师8.29万人,下降0.1%,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57万人,增长0.4%;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0.45万人,下降1.4%;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9万人,增长0.9%;小学专任教师2.48万人,下降0.8%;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409人,增长2.0%。普通高校34所,招生15.53万人,与上年持平。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全年专利申请总量15519件,增长13.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432件,增长14.4%。专利授权量9593件,增长50.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60件,增长51.4%。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274项,增长18.0%,其中核高基、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型机床创新平台等近2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重点专项。
创新平台建设更加完善。2010年全年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2010年年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204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48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年末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07家)。新认定国家级特色产业(成果转化)基地2家,总数达9家;新增省级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总数达25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新建产学研基地8个,总数达到66个。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2010年,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76.8亿元,增长23.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亿元,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45.7%。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增长42.6%。引进各类投资项目223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3个。实现出口创汇4.78亿美元,增长30.6%。新签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4项,实际使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33.8%。组织企业实施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93项,争取无偿资助8088万元,新认定“双软”企业19家,累计达到125家,6家企业入选全国软件收入百强企业;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17家,累计61家。
【文化和体育事业】
2010年年末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其中省属6个,市属8个;文化馆(站)及群众艺术馆145个;电影院11家,增加2家,全年放映10.97万场,观众272.03万人次;博物馆11个;档案馆14个;公共图书馆12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156处,其中国家级12处。全年出版报纸16.8亿份,各类杂志0.7亿册,图书2.4亿册。年末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9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51.6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2.25万户,增长264.5%。
济南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16枚,银牌141枚,其中:在世界级比赛中获金牌15枚,银牌6枚,铜牌3枚;在洲际比赛中获金牌17枚,银牌3枚,铜牌8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37枚,银牌20枚,铜牌19枚。举办较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达60万人次;各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总投资1.7亿元。全年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559人,其中:一级567人,二级805人,三级167人。体彩销售量9.08亿元,增长23.7%。体育场馆运营良好,经营收入5000万元,上缴利税400万元。
【友好城市】
对外友好不断加深。作为一座日益开放的城市,济南现在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先后与日本和歌山市和山口市、英国考文垂市、美利坚合众国萨克拉门托市、加拿大里贾纳市、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市、韩国水原市、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芬兰万达市、法国雷恩市、澳大利亚郡德勒普市、德国奥格斯堡市、澳大利亚郡德勒普市等1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 ·芜湖土储谋篇2023,主动对接浙系品
- ·淮北地产走进品牌浙商,精准推进多
- ·濉溪地产主动应对下行行情,精准对